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辦局,各直屬單位:
《德惠市建立無證辦學機構治理長效機制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德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0月21日
德惠市建立無證辦學
機構治理長效機制實施方案
為凈化民辦教育市場環境,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堅決治理違背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的行為,切實回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小學生校外負擔過重問題。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辦發〔2021〕4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若干措施》(吉辦發〔2021〕35號)、《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無證辦學機構治理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長府辦發〔2020〕5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健全無證辦學機構的監管、聯合執法及排查整治工作的長效機制。堅決制止無證辦學行為,逐步凈化教育市場環境。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屬地管理原則
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和鄉(鎮)、街的作用,將無證無照辦學機構納入鄉(鎮)街、村(社區)網格化綜合治理體系,充分發揮村(社區)綜合治理功能,開展區域巡查執法。對轄區內無證辦學機構進行全面排查、監管,將無證辦學機構全部納入清理整頓和監管范圍,確保專項整治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二)堅持信用約束原則
加快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推進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強化信用對市場主體的約束作用,探索將違規辦學機構和個人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構建以信息歸集共享為基礎,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監管制度,讓教育失信主體“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三)堅持穩妥推進原則
無證辦學機構的清理整頓牽涉面廣、工作量大,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形成綜合治理合力,確保積極穩妥推進。建立健全突發事件處理機制,在查處、取締無證辦學機構時,要妥善分流、安置學生(含幼兒),避免出現新的不穩定因素。
三、工作任務和要求
(一)治理對象
1.無證無照、有照無證、私設分校的校外培訓機構;
2.無辦學許可的幼兒園;
3.其他無證辦學機構(含中小學)。
(二)治理要求
1.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無證辦學機構,要立即停止辦學并妥善安置在讀學生。
2.“無證無照”的教育機構。符合辦理證照條件,由教育、市場監管、民政部門指導其依法依規辦理相關證照,在未取得辦學許可證前,不得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活動。不符合辦理證照條件的,由教育牽頭,其他部門配合,依法依規責令其停止辦學并摘除牌匾。取締后,仍然違規開展培訓的機構及個人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3.“有照無證”的教育機構。具備辦證條件的,教育部門指導其辦理辦學許可證,在未取得辦學許可證前,不得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活動。不具備辦證條件的,責令停止舉辦面向中小學生及幼兒的培訓,摘除牌匾中關于中小學文化課輔導的相關宣傳標識。
四、職責分工
建立政府統籌、教育部門牽頭、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按照發現、調查、處理、公開的銜接運轉流程,集中整治,聯合執法。
市教育局:負責查處未取得辦學許可證違法經營的教育機構,牽頭組織聯合執法,建立部門協調機制。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對教育機構登記事項、侵犯消費者權益、不正當競爭、消費欺詐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加強對培訓機構廣告的管控;對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從事食品經營的行為進行查處;配合教育部門對有照無證、無照無證等未取得辦學許可證違法經營的機構進行聯合查處。
市人社局:負責對其審批的超范圍經營舉辦面向中小學生開展文化教育類培訓業務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進行治理。
市民政局:負責配合教育部門按照職責聯合查處無證無照教育機構。
市公安局:負責依法查處存在治安、消防等安全隱患的教育機構;配合教育部門對無證辦學機構進行聯合執法并對妨礙公務、暴力抗法的行為依法查處,維護良好行政執法環境和社會安全穩定;負責無證辦學機構使用校車的治理。
消防救援大隊:負責對符合監管條件的無證辦學機構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進行依法檢查處理。
市執法局:負責嚴控帶“教育”字樣的牌匾,配合教育等部門對所取締的無證辦學機構進行摘牌。
市稅務局:負責對無證辦學機構發生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實施稅收監管。
各鄉(鎮)、街:負責將無證辦學機構納入網格化管理,建立工作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實時動態摸清轄區內無證辦學機構情況,第一時間上報到教育局;對取締后重新舉辦及新舉辦的無證辦學機構進行跟蹤監督,鞏固治理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
各職能部門及各鄉(鎮)、街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壓實部門責任,將治理任務落實到具體分管領導、具體職能科室及具體工作人員,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治理步驟、細化責任分工,確保工作穩步推進。
(二)強化組織保障
教育部門要選調足夠力量,盡快成立專門的教育機構治理的執法隊伍;其他部門要明確專人具體負責此項工作,選派素質高、能力強的人員參加聯合執法。
(三)暢通反映渠道
向社會公布專項治理舉報電話,各相關單位要在明顯位置設置舉報信箱,建立社會監督員制度,聘請熱心群眾擔任社會監督員,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四)營造輿論氛圍
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引導各教育機構依法依規辦學;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公布違規無證辦學機構和失信人員名單,形成震懾和傳導壓力。各中小學校要通過家長會、《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做好“雙減”政策的宣傳,引導家長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的作用,謹慎選擇證照齊全、辦學規范的教育機構,自覺抵制無證辦學和違規辦學行為。
(五)建立網絡平臺
建立民辦教育管理“互聯網+整治+監管+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無證辦學機構整治和日常監管,提供便民服務,及時主動公布黑名單(未取得辦學許可證、年檢不合格、存在違規辦學行為整改不合格的、存在違法辦學行為的教育機構),公開行政審批事項,提高服務效率,接受社會監督。
六、有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從大局出發,進一步增強主動性、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把無證辦學機構治理工作作為履職盡責的重點,確保取得實效。
(二)強化結果運用
教育部門負責將存在嚴重違法情節的無證辦學機構列入黑名單,并及時將黑名單信息歸集至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
(三)形成監管合力
健全由教育部門牽頭的教育聯席會議制度,會同公安、民政、市場監管、行政執法等部門,建立健全登記注冊、行政審批、行業主管相互銜接的市場監管機制,實現各部門間依法履職信息的互聯互通、聯動響應,形成分工明確、溝通順暢、齊抓共管的長效治理格局。
(四)確保工作實效
各部門要結合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及時解決突出問題。對非法辦學行為“零容忍”,對非法辦學行為及時制止、及時整治;要做好無證無照辦學機構治理的回頭看工作,及時解決新情況新問題,形成長效治理機制。
主辦單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傳真:0431-87000518
地址:松柏路777號 郵編:130300
網站標識碼:2201830007吉ICP備05006664號吉公網安備 22018302000024號